交通“浙”十年·地市巡礼②衢州:激发“江”活力奔向共富未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交通“浙”十年·地市巡礼②衢州:激发“江”活力 奔向共富未来
近日,记者在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航道衢州段上看到,伴着货船马达的轰鸣声,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货船排成长队驶向远方。如今,这样的一幕在衢江航道衢州段已成为常态。
自2018年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通航以来,衢州市水路货物运输日益繁忙。2021年,衢州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5亿元,衢州港完成港口吞吐量534.54万吨,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054标箱。衢州全航区完成水路货运量40.22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9244.19万吨公里。
然而,汽笛声声、船来船往,这一条汇集物流、人流、商流的“黄金水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2005年开始,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开始谋划,历经前期立项、审批、招投标等工作,到2011年正式开工建设,再到2018年底该工程正式通航,前后花了14个年头。”衢州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作为衢州建市以来首个航电结合的综合开发项目,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2.44亿元,工程起自衢州市区双港口,终至金华洋埠,按四级航道设计,全长57公里。
据介绍,工程建设前期,衢州交通部门积极和省级相关部门对接沟通,邀请了省级专家走现场、听汇报,对该工程初步设计进行预评审,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为下一步各项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专门成立了项目指挥部,主动靠前服务,强化部门间的协调联动,积极向上争取用地保障,定期协调解决前期推进中的相关问题,全力保障项目推进。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推动多项技术创新,打破一项项技术瓶颈,为工程节约资金6800余万元……
2011年1月,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中的红船豆枢纽及船闸工程率先开工建设;2013年7月,安仁铺船闸水工部分开工;2016年3月,红船豆电站正式并网发电;2017年11月,安仁铺电站正式并网发电……2017年12月25日,该工程航道疏浚全部施工完成,工程具备通航条件;2018年12月,航道配套工程完成交工验收,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正式通航。
据介绍,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通航后,衢州的水运节点优势更为明显。向东,衢州与长三角区域的其他城市能融合得更为紧密,大宗物资借衢江航道可以在衢州与沪杭甬等地交流,通过京杭运河甚至能连通较远的苏北。
而向西,衢州作为一个省际重要节点城市,衢江能促进周边省市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物资流通,在加强宁波港等港口与钱塘江水系乃至鄱阳湖水系、长江中游的衔接将能发挥重要作用。
锻造更强实力,开启广阔未来。到了今年8月上旬,衢州水运发展从省里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钱塘江中上游常山江(辉埠-双港口)航电枢纽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常山江是钱塘江中上游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的实施对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贯彻落实交通强省战略、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让发展血脉畅通。航道,串起条条致富线。“十四五”期间,衢州航区计划完成水运建设投资79亿元,新增三级航道51公里,新增1000吨级泊位14个。同时完成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二期和龙游港区桥头江作业区二期工程建设;衢江航道“四改三”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常山江航道开发建设完成70%。
展望未来,到2025年底,衢州辖区船舶运力将达到5万载重吨,港口吞吐量将达到1200万吨,货物运输量将达120万吨,货物周转量将达2.5亿吨公里,内河客运量将达10万人次。
到2035年,衢州将全面建成“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架构,初步建成“一港六区”现代化内河港口,航道及港口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干支衔接、通江达海、港产城联动的高品质内河水运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