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浙大衢州“两院”奠基!
今天上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简称浙大衢州“两院”)奠基仪式在高铁新城教育小镇举行,标志着校地双方合作又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致辞,市长汤飞帆讲话并宣布项目开工。
浙大衢州“两院”认真贯彻落实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的人才培养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办学任务,招收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等与衢州市主导产业相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能胜任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2019年录取非全日制非定向工程硕士研究生25名,非全日制定向工程硕士研究生1名;2020年录取全日制非定向工程硕士研究生34名,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生研究生2名。
浙江大学和衢州市于2016年共同发起筹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和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2018年12月28日,浙大衢州“两院”正式揭牌成立。
浙大衢州“两院”过渡阶段办公、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位于衢州学院内,新建科研楼“求是楼”,拥有独立的教学科研空间,同时共享衢州学院后勤保障体系。
关于浙大衢州“两院”,你想知道都在这
浙大衢州“两院”位于320国道以北、创智五路以南、三清山大道以东、常山港西岸。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63亩,总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12.6万平方米,地下约3.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科创培训楼、云集中心、智慧产业孵化器、智慧创业孵化器、后勤楼、人防及地下车库等。
校园与自然紧密交融,校园功能群以分子单元的形式聚合,通过强调景观的共生性、韧性及柔性,设计了多层级的景观系统。
建筑群本身也通过尺度及功能的划分,每个簇群以分子单元组合的模式,表达了连通性、自主性、集群性,在校园中建立传递、交流、分享的学习生活氛围。
整个校园规划设计分为三个区块,中央为入口礼仪广场,南区为科研实验区,北区为综合教学生活区。
校园主入口位于项目用地东侧,次入口位于西侧,辅入口位于北侧。
沿东侧的滨水景观带,实验楼的高度则出现有动感的明显变化,强调了低楼层实验楼的亲水性,以及南侧延大桥方向的孵化实验楼庄重而现代的科研形象。
南侧实验区层高4.95米,顶层为7~9米的设备层,用来放置实验室尾气处理装置等设备。
综合行政主楼层高9层,楼高45.8米,为浙大衢州“两院”标志性建筑。
建筑高度自西向东由城市界面向亲水界面逐渐缓落,通过建筑体量及外立面的语言变化营造出丰富多样场景。
实验室之间的景观庭院, 与滨水景观带渗透结合为一体。
整个校园设计将“地下通、车快捷、人易行”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实施人车分流管理,车行流线尽量沿着校园周边,进入各个地下车库。项目规划地下车库可容纳600辆车。
浙大衢州研究院首个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签约
今天上午,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成功签约。等离子体技术产业化项目成为浙江大学和衢州市共同打造的浙大衢州研究院产学研平台结出的头部枚果实。
来源:掌上衢州APP、市交投集团
文/图:徐颖之、王翀、许军、黄蕊、方晨璐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