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要素支撑和保障措施为双翼助力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发展腾空而上
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儒学文化产业园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其示范性和影响力,也需要进一步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等战略机遇,通过在要素支撑和保障措施方面采取积极举措,为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助力,全力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品牌,呈现“儒学文化传承”的崭新面貌,打造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功能区。
要素支撑为衢州文化产业园发展打下地基
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一是明确园区内闲置土地的分布情况,优先保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以及人才公寓等文化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二是结合园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研学教育、数字文化等主导业态的现有分布和未来发展规划,统筹调配现有载体或项目周边产业用地,打造文化产业集群。三是成立重大项目用地协调服务小组,健全纵向、横向分级协调联动机制,提前介入,实时跟踪重大项目进展,着力解决项目用地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优化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一是建立文化产业人才优服平台。通过制定与实施衢州市文化人才计划、关于优化人才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扶持新政,加强专业人才、专业团队的引进和培育,支持文化产业人才申报。二是加快引培高层次文化人才。摸清园区直播、文旅、工艺美术、研学教育等主要业态人才现状及需求,参考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人才结构,以各载体为主体,引培运营管理、文化创意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是丰富人才引培方式。依托大数据,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根据主要业态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直播、工艺美术、研学教育产业链招商;与衢州学院等高校合作进行联合培养,定向输出人才。四是举办/参加人才交流活动。在本省市、赴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按年度开展数场招才引智活动。
搭建多元化文化金融服务体系。一是设立园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以衢州市金控集团领衔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引进一批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二是建设衢州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完善融资辅导、信用增信、金融培训等功能,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对接、信息服务、业务培训、信用增进、资金支持等方式,带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和小微文化企业,强化文化金融合作对接。三是设立示范项目奖励资金。每年遴选一批在国家或省内具有典型示范带动意义的文化产业项目,政府提供贴息贷款或税收优惠,拓宽融资渠道,优先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一是衢州市政府每年划拨财政资金用于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园区内健身步道、景观绿化、道路改造、休闲健身广场、停车场、餐饮等,改善园区整体环境。二是结合当前人才公寓建设及产业分布、人才需求情况,未来五年在园区周边建设和提供相匹配的人才公寓。三是结合周边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引进建设优质的幼儿园、中小学等学校和医院,弥补现有资源的欠缺,逐步完善教育和医疗体系。四是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功能完善、氛围良好的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开展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
强化文化产业高新技术支撑。一是建立文化产业成果转化平台。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展示中心,促进文化企业、文化资源提质增效,进一步活跃文化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二是建立文化产业智慧园区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园区管理机构职能,部署5G、物联网、公共云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三是建立文化产业交流平台。组织园区内各类文化企业与园区数字化企业开展企业交流会,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
保障措施为衢州文化产业园发展筑起城墙
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衢州市园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负责指导园区发展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创建指导等顶层设计工作。强化运营管理机构的相关功能,明确管委会专职成员及专门办公地点,切实承担统筹协调、政策落实、绩效考核等职能。孔庙、西区管委会、开化县、常山县、根博园、石博园等各部门(单位)统一对园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积极参加市区两级园区专题工作会议,共同解决园区发展难题。园区运营管理公司要进一步细化部门职责,引入专业人才,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做好招商引资、载体建设、企业服务等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衢州市园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会议机制、汇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及培训机制等。建立常态化开展服务指导的会议机制,每季度/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和公司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园区创建工作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建立园区创建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将园区创建工作年度任务列入相关部门年终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按期对其分组进行分阶段考核,对于考核不达标的板块视情节给予不同程度的通报批评,以保证创建工作高效执行。
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省、市各级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加强对园区企业项目的扶持力度。设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对上争取,提高园区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文化企业的租金补贴、财政奖励金额;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文化企业进行税收返还;鼓励文化企业信贷和上市融资,奖励文化金融机构服务创新;鼓励文化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品牌企业、参与各类奖项荣誉评比,支持园区项目、企业产品获得各级政策扶持;建立园区文化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对于入选国家级、省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给予资金奖励。
做好统计监测。建立园区数据统计监测系统,做好园区企业发展动态实时监测,设专岗专人开展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园区文化企业发展数据统计工作。重点采集产业规模、人才引进、产品开发、项目推进、技术研发等数据信息,并及时上报文化和旅游相关部门。加强对园区数据分析应用,利用数据为园区创建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建立园区创建工作台账,定期梳理园区重要活动、事件、项目进展,通过文字、图表、音视频等做好信息整理和保存,总结园区创建工作亮点并及时上报文化和旅游相关部门。(图片由康云飞授权使用)
【中国那些事儿】韩媒批驳“中国经济见顶论”:他们都错了
【世界说】美媒:美国正在依赖借债维持生活 这种做法不可持续
双语新闻:小暑吃小瓜!关于小暑的6个小常识
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首场“大咖对话”活动举行
和评理 世界并未开绿灯 日本休要执意排海
“千万工程”,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
【瞰全球】高赤字高债务高通胀 美媒:美国经济“深度衰退”或难避免
海关总署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发表评论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