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儒学文化打造衢州文化消费新高地
2021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发布,浙江省衢州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衢州迎来文化和旅游消费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近年来,衢州市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以衢州儒学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创建为战略抓手,不断加快建设浙闽皖赣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文化高地金名片”。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区通过积极整合儒学优势资源,弘扬孔氏南宗文化,打响“南孔文化”品牌,在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儒学文化消费新地标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经验,为实现衢州“文化强市”建设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整合优势资源 以消费擦亮“南孔文化”名片
2018年衢州开始着力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形成了成熟度高、内涵丰富的城市品牌。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传承儒学文化的优势载体,围绕“南孔文化”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供给体系,通过构建儒学文化消费生态构建对强化衢州“南孔文化”内核起到了有力支撑作用。
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区,核心区包括孔氏南宗家庙、孔子文化公园、北门街和水亭门两大历史文化街区、花园258文化产业园区、信安湖活力岛、城市会客厅等;延伸区包括开化根雕产业集群和常山奇石产业集群。园区大力发展以儒学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科研培训等业态,打造儒学主题文化消费高地,走出了一条以文化消费为动力支撑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
园区以儒学文化为主题致力于弘扬“南孔文化”、盘活儒学文化资源,尤其注重开发儒学文化系列精品。以南孔文化、孔子、衢州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沉浸式演艺项目创作,以水亭门广场、南湖广场、水亭门剧场为场地,引入有实力的团队策划、编排小而精的孔子南孔文化沉浸式演出,、孔子音乐剧及孔子话剧。深耕以儒学文化为核心的研学教育产业,依托原鹿鸣小学、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等优势载体,开发系列儒学文化内涵丰富的研学产品,以“教育+文旅”引领消费模式升级。衢州孔氏南宗家庙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先后联合举办了13期各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衢州研修班,成为推进儒学文化交流、进行儒家文化体验和开展研修的重要目的地。目前,园区正在建设剧场书院、鹿鸣山文化院街等研学基地,通过研学配套项目开发以及环境提升,将有力推动研学教育产业集群化发展。此外,园区在根雕、陶瓷、奇石为核心的三大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中,注重以“南孔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与生产,也为擦亮“南孔文化”名片作出重要贡献。
推动产业融合 赋能文化消费能级可持续提升
当前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成为各个省市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而文化消费则作为扩大内需的要突破点,亟需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得到有效释放和挖掘。园区以文商旅联动发展为导向,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消费模式,以产业融合赋能文化旅游消费能级提升,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消费新地标。
园区融儒学文化、古城文化、佛文化、根雕文化、陶瓷文化、奇石文化等为一体,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以及商贸资源,其中以水亭门、北门街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以及工业美术产业集聚区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高地。通过体验馆、科技馆、电影院、文创店等系列文旅项目开发,打造文化内涵丰富的高品质古城商业圈,同时以南孔文化、孔子、衢州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沉浸式演艺项目创作,则在塑造南孔文化品牌基础上有效拓展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园区依托衢州天王塔这一重要佛教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布展与新型展示技术手段,打造创新的佛文化体验艺术空间,提升天王塔的人流吸引力,建设融衢州文化底蕴与沉浸式体验为一体的主题体验型展馆。此外,园区在根雕产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技艺+产业+景区”的创新模式。
培育夜间经济 打造夜间文化消费的时尚地标
园区积极培育夜间经济,拓展夜间文化消费模式,以儒学文化为背景、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特色,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集聚,丰富夜间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致力于打造多层次、立体式的夜间文化消费地标,走出了一条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特色文化消费之路。
园区以夜间旅游休闲、文体娱乐、夜间餐饮、夜间购物为重点,通过举办“信安湖光影秀”、打造信安湖水上游、植入沉浸式演出等举措,带动消费上亿元。水亭街每晚人流量在2万人次以上,有效推动街区内音乐酒吧、文化主题餐饮、手工艺品等业态的发展。推出根宫夜宴、芹江夜游、杜泽老街、实景剧《你好江山》、音乐剧《大陈见面》等一系列文旅产品,以根雕文化、非遗技艺、民俗文化和美食街区为夜间经济的吸引点和引爆点。
顺应消费升级 多举措助力文化消费提质扩容
园区所处的衢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居民文化消费意愿与潜力表现亮眼。近年来,衢州出台了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以及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政策,极大地挖掘和激活了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在此背景下园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以来衢州每年持续举办“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其中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等景区均纳入活动范围,由此园区接待游客人次和客源市场得到极大拓展。此外,水亭门积极开展节假日促销活动,这些消费惠民措施吸引有效释放了大众的文旅消费需求。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庆节期间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共接待游客19万人次。
面向大众的文旅消费在提升园区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对园区的配套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新要求。为满足文化旅游产业、研学产业发展需求,切实为大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园区开展多项配套提升工程建设以及品牌化建设项目,从而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增强后劲、注入动力。如今“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品牌化建设实践仍在持续推进。2020年园区开始实施“古城双修旅游配套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历史街区风貌衔接工程、水亭门游客服务中心工程等,致力于在古城保护的基础上营造更丰富、舒适的文化消费体验,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从而打造更高品质的文化消费空间。
园区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并进行智慧化改造提升,在创造新的消费热点的同时使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活力。“不识水亭门,枉为衢州人”,处于园区核心区的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树立了传统商圈转型升级的现代化样板,在顺应并引领消费升级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水亭门不断完善智慧设施,拓展智慧化应用场景,积极培育新业态,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如建设商圈智慧停车系统、推行消费场所支持移动支付模式,增设智慧橱窗、无人售货机等设施,开展“互联网 +”系列商旅文活动、上线水亭门智慧街区小程序等等,为游客带来文旅消费新体验。2021年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获评“省级示范智慧商圈”,由此也体现出园区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文旅消费方面发挥的引领示范作用。
来源:咸宁网 编辑: editor016
途牛携手洱源县文旅局推出洱源旅游宣传片,一起来“亲洱聆听·海之源”
陈玉树《松风》4号世博会为国争光载誉归来
印度、伊朗专利数据等亮点纷呈,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新一轮重磅升级!
郑渝高铁·畅游奉节丨7月20日前凭高铁票免费畅游奉节五大景区
青岛小生艺网络科技公司新能源充电桩实施落地
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所刊登文章,除原创频道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