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下的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共同富裕下的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
近日,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在全市精神文明高地领域共同富裕暨“浙江有礼•衢州先行”文明新实践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南孔文化是衢州的“城市文眼”,是衢州文化的“根”和“魂”,更是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现行”示范窗口的深层动力。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过文化铸魂塑形赋能,产业创新引领驱动,在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同步推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方面探析出一条具有示范引领的发展路径。
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规划总面积9.2平方公里,呈现“一核两区”分布格局。核心区为衢州市主城区和智慧新城中心圈层,包括孔氏南宗家庙、孔子文化公园及北门街、水亭街历史文化街区、花园258、衢时代创新大厦、信安湖活力岛、鹿鸣半岛、城市会客厅等,总面积5.5平方公里;两个延伸区分别为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和常山石博园。园区重点发展特种纸、根雕、黄玉、陶瓷、观赏石等五大历史经典产业和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研学研修、数字文化等四大现代文化产业。
园区范围内自然和人文交相辉映,拥有国家5A级景区1处、国家级水利景区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这些神奇山水资源和深厚人文底蕴,成为了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的发展优势。2014年12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是浙江省首个获此殊荣的文化产业园区。2020年12月,经过省级、国家级评审,成功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成为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具有先进示范性的园区之一。
一、强化文化植入,擦亮精神共富底色。
园区以“南孔文化”为核心优势,打造高辨识度的文化成果。
实施南孔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完成基因解码119项,梳理研究成果69项,南孔文化被列为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编纂《孔氏南宗志》、《孔氏南宗家谱》、《孔氏南宗史料》、《孔氏南宗文献集成》等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书籍。
实施南孔文化植入工程。园区广泛开辟公共空间,设计特色标识系统,建设园区展示中心、南孔书屋、“南孔爷爷”景观小品等,将南孔文化全方位植入园区。
实施南孔文化创新传承工程。每年举办“南孔文化季”系列活动,包括“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讨会、“泗浙同源”南北孔合作交流、祭孔大典、论语大赛等。通过全方位展示儒学文化的研究成果、接续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让精神共富成色更足。
二、着力文化铸魂,激活城市发展灵魂。
园区打通了南孔古城复兴和南孔文化复兴之脉,推进“古城双修”向“古城三修”晋级,实现“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
重大文化项目促进城市转型。近年来,园区通过产业项目提质更新,推进了“古城双修”十大工程、鹿鸣山文化院街、鹿鸣半岛时尚文化创业园、中国观赏石博览园(三期)、开化根宫佛国(四期)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8.3亿元,极大推动了城市功能的有机更新。
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品质提升。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使用,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南孔书屋等一批小而精文化项目塑造城市文化特质。
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满足精神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持续推出“好听衢州”礼乐·草原音乐会、“南孔大讲堂·国学论衡”、“水亭门之夜”沉浸式演出、“南孔宴”餐饮文化品牌、城市艺术广角等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质文化产品。
三、突出文化赋能,打造共同富裕新引擎。
园区坚定实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健全融合,千方百计探寻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引擎、新机能、新动力。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串联孔氏南宗家庙、水亭门、常山石博园、开化根宫佛国的大型文旅融合产业带,推出“好听音乐会、好吃三衢味、好看大花园、好玩运动场”等“四好衢州”文旅产品。
“文化+工艺美术”融合发展。以根雕、奇石、陶瓷为特色,打造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其中,开化延伸区,年产根雕作品超过30万件,年产值3亿元以上;常山延伸区,青石观赏石产业年产值超6亿元;作为中国四大白瓷之一的衢州莹白瓷,年产值也超过3亿元。
“文化+数字”融合发展。创建期内,园区核心区构建起以数字传媒、数字创意、数字直播和数字动漫为主导的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弈谷数字文化直播基地,通过两年的培育发展,形成了“一院一街一基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开业以来直播销售额达16.44亿元。
“文化+研学”融合发展。以“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为核心基地,打造研学教育产业链、生态圈。目前园区共有省级及以上研学营地3家、基地6家。2021年,园区仅中小学生研学游人数达11万人次。
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作为全省唯一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产业园区,在机制创新、产业培育、集聚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示范经验。今年以来,得到了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多家权威媒体持续关注,分角度多领域报道园区典型做法。下一步,将朝着打造儒学文化走向世界的展示体验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四省边际文化产业的核心引领区目标,蹄疾步稳,久久为功,为衢州高质量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更多贡献。
衢州文物安全监督和违法行为举报电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