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巾帼在行动丨衢州常山妇联:引回乡贤企业转型升级促就业
来料加工具有就业门槛低、投资少、工作弹性大等特点,是促进闲散劳动力“家门口”灵活就业、共富增收蕞直接蕞现实的好门路。近年来,衢州市妇联聚焦农村低收入农户,把来料加工作为实现“扩中”“提低”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市县联动,统筹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不断推动来料加工业发展壮大,助力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现将各地来料加工促共富典型案例予以分享,努力形成巾帼助力共同富裕的衢州实践。
“在这里做鞋子每个月基本上都有3000块钱,供我孩子上大学也没问题!”位于衢州市常山县球川镇芙蓉村的特美舒鞋业有限公司,让残疾村民李英在家门口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每月工资可以负担起她家孩子在外上大学的学习生活,一说起来,李英的脸上就满是笑容。
特美舒鞋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一家专业制造生产加工男、女中高档真皮、PU皮鞋的来料加工企业,拥有员工400多人,年产量100多万双,产品远销欧美、南非、俄罗斯、日本等地区,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年发放加工费1000万元以上,促进加工人员年人均增收2.5万元左右。
特美舒鞋业是常山籍寓温企业家王家国回乡创办的来料加工企业,其前身为温州荣威鞋业常山分公司,2009年由常山县妇联引进落户常山。当时加工点主要为温州的总公司配套生产鞋面,员工仅16人。
2011年,球川镇政府积极帮助公司解决场地规模拓展问题,支持芙蓉村建设1600多平方米厂房租给公司使用。2013年-2015年间,公司在相关政策的引导扶持下,迅速发展壮大,先后增加资金投入,租赁新建厂房,购置设备,引进先进的制鞋流水线条制鞋流水线,具备了开发产品、采购原料、加工、成品包装、产品销售等整个流程由公司独立完成的能力,成长为常山县来料加工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在转型发展的同时,也为陪读妈妈、残疾群众和周边闲散劳动力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成为带领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示范企业。王家国因此连续获得2011年度、2012年度优秀经纪人奖励,公司则于2013年获得常山县来料加工转型升级企业奖13万元,2015年获得新增规上企业6万元补助金。
原标题:《共同富裕巾帼在行动 丨 衢州常山妇联:引回乡贤企业,转型升级促就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