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村级“钱袋子”生财有道
“这边,我们准备新建小微创业园,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有9000多方,对今后的村集体增收,以及带动老百姓创业就业,都特别有价值。”吴文辉指向不远处的空地,描绘着不久后的蓝图,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他回村当干部的第八个年头,就数今年蕞是意气风发,“钱袋子鼓了,心里就有底气。”
吴文辉所在的上祝村地处浙江衢州智造新城南部,隶属柯城区衢化街道,与大型国企巨化集团相邻。按理说,论区位优势,也算得天独厚,但看看村账簿,过去经营性收入才30万出头,勉强支撑各项开支,再想要多干一些事,即使村干部有心,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常只能作罢。
其实,这不仅仅是上祝村的困局,也是柯城很多农村的“心病”。今年,区里把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助力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系统谋划实施了“强村行动”,通过顶层设计、开门问计、锦囊妙计、擂台竞技等“强村四计”,有效解决了“造血功能”不强、增收渠道狭窄、干部经营能力偏弱等问题。
针对锦囊妙计,柯城专门梳理出“增收十法”。看到其中有一计,名曰“产权交易、公开竞拍”,顿时让吴文辉灵光一闪。他想到了村口的一片闲置场地,过去是个国有性质的联合养鳗厂,停产后一直荒废失管,2010年归还村里至今,杂草丛生,成了一个垃圾场。每年光清理,村里就得花上不少钱。
这些年,也有一些人登门求租,瞄准的大多是物流业,可谈起价格,低得让人很难接受。正好,衢州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对集体资产线上竞拍。一对接,上祝才发现竟是“头部个吃螃蟹的村”。场地清表、平整,对照市场价,确定起拍价和房屋租金。蕞终,以1.5万元每亩年租金起拍,挂牌出租10年使用权,一下吸引6家公司报名竞拍。
经过27轮激烈“厮杀”,蕞终罗华物流拿下。首年租金78.3万,从第六年开始每年上涨5%。为了调动客商积极性,村里还决定,允许客商对旧厂房进行改造装潢的资金以年租金抵扣。就这一计,让上祝村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到上百万元。
当然,上祝村的经验不是个个能学,这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都有关。为了鼓起“钱袋子”,各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地处相对偏僻的沟溪乡,以“全国农民画村”余东村为龙头,联合周边村形成“九村联盟”,合伙成立研学旅游公司,经营文化项目建设、文化产业培育、文创产品销售等业务,实现抱团发展、携手共富。
在碗窑村,将农民画与陶瓷相结合,一个“瓷画”产业预计可谓联盟各村集体增收约10万元。国庆期间,村里的研学中心日均参与体验人数就有500多人。沟溪乡党委书记陈建锋告诉记者,通过联盟的统一运营、按股分红、共赢共利,截至目前,9个村的经营性收入均达到30万元,总量则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多。
今年,柯城各村集体经济增收跑出“加速度”。区委组织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区213个村全部实现年经营性收入20万以上目标,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有59个、100万元以上的村有22个。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累计近1亿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