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游:以农民集聚为抓手破解宅基地高效利用难题
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20日电(董易鑫)一段时间以来,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针对农村闲置宅基地利用率低、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坚持城乡“一盘棋”理念,始终把“宅基地空间置换”作为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牵引性抓手,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跨县指标调剂等政策,探索出一条空间置换、城乡融合、共富发展的路径。
数据显示,当地近三年来新增腾退农房5034栋,建设用地复垦面积约2100亩,盘活利用184栋,通过“四个一批”的方式基本实现保护、利用、发展的协调统一。
近三年来,龙游县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及建设用地复垦等方式,开展土地整治,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获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000余亩,通过指标调剂获得资金超20亿元,支撑乡村振兴和产业项目82个;开发建设“共富大楼”“富民产业园”等公建项目28个,新增村级资产近7000万元,户均增收50万元。
此外,当地还通过保护、改造等方式,打通文旅融合新通道,对古建筑、历史文化建筑、文物保护建筑等形式的宅基地进行保护和修复,蕞大化地保留当地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留住乡愁、留住文化。今年,当地已完成113栋的文物保护综合利用工作。
例如,该县塔石镇泽随村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当地通过农民集聚转化腾出文保房屋20余幢,通过村级集中收储保护、统一规划利用,构建了更加完整的古村落形态,提升了旅游资源和潜在价值;沐尘乡沐尘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将2栋腾退荒废的农房改造为文旅融合的配套民宿和畲族文化民俗馆,成为“嗨翻沐尘 与畲共舞”沐尘老街的重要文旅节点,预计每年可接纳游客5000人。
针对乡村地区公共服务配套缺失及新建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龙游县筛选、保存了一批房屋结构质量及区位条件较好的房屋,将其改造成为居家养老中心、农家书屋、退役军人服务站、垃圾兑换超市、危房解危过渡房、文旅民宿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集体经营场所。
例如,该县罗家乡岭根村将原一幢3层农房改造为居家养老中心,包含理发、医务、淋浴、阅览、娱乐等功能,节约了65%以上的政府投资,改造用时5个月花费24万元,可辐射周边多个村庄;社阳乡连上村将一幢交通良好、背靠小溪的老房子改造为农家书屋,方便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完)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西路1199号中新大厦11楼 邮编:311100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