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衢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深耕八条重点产业链南通市通州区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

admin9个月前 (09-29)衢州产业信息10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压舱石”。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把做强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深耕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八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据了解,2023年,通州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11.9%、位列全市头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和“中国工业百强区”。

  在江苏睿中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占地1.3万平方米的产研基地内,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正在忙碌。作为2017年落户通州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睿中轨道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轨道交通预制装配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其自主研发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全国30多个地铁城市和70%的高铁建设,实现了进口产品替代。

  “我们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超过营业收入的4%。”公司总经理代启宏介绍,在通州区政府的鼓励支持下,企业联合同济大学、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助推新工艺研发、产业人才培育、多元化设备验证等方面的快速提升,目前主要产品预埋槽道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积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市场环境和服务平台,通州持续推出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政策礼包,并根据政策执行绩效及时推动政策体系迭代升级,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政策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潜在独角兽企业,10家省高新区瞪羚企业,圆周率半导体(南通)有限公司获评国家潜在独角兽企业,江海股份创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沃太能源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近日,江苏拓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南通大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聚酰胺平板纳滤膜的制备与物料分离性质研究”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创办企业千头万绪,每一步都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与帮助。”中国科学院博士赵慧宇回顾自己2017年来通州创业时的经历,“刚到通州,我就获得300万元的人才贷和省市区三级人才引进计划的叠加资助。创业初期,通州区科技部门牵线搭桥,让辖区内的污水处理厂优先使用我们的产品,为企业打开了市场。”6月28日,拓邦的第二个项目再次选择落户通州。

  近年来,通州区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实行“赛马制”招商,推动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2023年,通州新注册重大产业项目52个,总投资391亿元;今年3月16日,又有36个项目在通州集中签约,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围绕主导产业、链主企业,梳理完善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板块联动、精准对接,持续发起项目攻坚态势。同时,严把准入门槛,优化项目质量综合评估机制,高效配置资源,聚力招引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质态好的优质项目。”通州区招商部门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通州涌现出一批在各自领域破解技术压制、实现自主替代的优质企业,如中科仪、富创精密等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企业,深南电路、展华电子等电子电路线路板企业,江海股份、丽智电子等电子元器件企业,以及度亘光电等电子电路企业,产业链式、集群化发展优势凸显。

  南通威斯派尔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厂区内,生产设备马力十足,全速运转。“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应用于功率半导体模块的覆铜陶瓷基板,已建成从基板到线路板,以及表面处理的全流程工艺并实现量产,产品已通过国内知名车企的认证且批量生产。”对于接下来的发展前景,公司总经理刘晓辉表示,有信心全年销售继续保持数倍增长,再创新高。

  着力打造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是目前通州区正在干、加紧干的事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今年年初,通州区委、区政府出台《通州区重点产业链挂钩联系机制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确定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分别挂钩8名区领导,由8个部门(板块)牵头实施。

  方案涵盖高端家纺、智能装备、化工新材料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时注重加强与未来产业衔接,引导发展基础较好的化工新材料、半导体、储能产业重点向前沿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新型储能等方向重点推进延伸。据了解,今年上半年,8条产业链上企业实现规模产值545.7亿元,同比增长11.4%,拉动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4个百分点。

  “我们将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张建华介绍,通州依托25家链主企业,正在加快推进8条重点产业链前延后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全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高辨识度的产业集群,为通州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注入澎湃动能。(童轩)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限100万元!BIPV蕞高补贴08元瓦!浙江衢州再发重磅补贴

上限100万元!BIPV蕞高补贴08元瓦!浙江衢州再发重磅补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上限100万元! BIPV蕞高补贴0.8元/瓦! 浙江衢州再发重磅补贴   4月26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发布印发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意见稿提出,支持...

中欧低碳合作的新趋势、新目标和新策略科创中欧论坛

中欧低碳合作的新趋势、新目标和新策略科创中欧论坛

  2022年9月16日,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和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指导的“科创中欧合作发展创新论坛系列活动:碳中和科学技术合作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本论坛由IDA China爱尔兰投资发展局中国代表处、西班牙马德里市投资促进署中国代表处、英中贸易协会、Biz Switzerland瑞士贸易投资协会和比利时瓦隆大区外贸与外国投资总署联合主办,北京海华带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关于2021年度衢江区科技创新券拟兑现情况的公示

关于2021年度衢江区科技创新券拟兑现情况的公示

  根据《衢州市衢江区科学技术局关于2021年度衢江区科技创新券兑现的通知》 (衢江科[2022] 1号)精神,经创新券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专家评审、局党组(班子)会议讨论通过,现将拟兑现创新券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从2022年5月5日起到5月12日止,共7个工作日。   在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的形式,向衢州市衢江区...

天津正式公布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

天津正式公布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

  新华社天津4月6日电(记者郭方达、周润健)日前,天津市正式公布《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明确园区将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   根据方案,天开高教科创园将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约7.14平方公里)为核心区,以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西翼拓展区,以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为东翼拓展区,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

打破边界赋能产业无锡市首个科创园区AI数字代言人上线

打破边界赋能产业无锡市首个科创园区AI数字代言人上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社会大观正文   打破边界赋能产业 无锡市首个科创园区AI数字代言人上线   中国江苏网讯 数字经济时代的大幕已经打开,万物互联呼唤着良好的数字生态。6月1日上午,在数字生态应用创享沙龙暨黄金湾数字代言人媒体见面会活动的现场,无锡市首个科创园区AI数字代言人亮相,引发高度关注。据介绍,该代言人由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数字显示产业链...

打造“产业投资、科创孵化、资产经营、园区开发”四大业务板块武汉经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打造“产业投资、科创孵化、资产经营、园区开发”四大业务板块武汉经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武汉经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3月23日,武汉经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是武汉经开区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下一代汽车产业,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创新走廊,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城融合,奋力“追转超”,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的重要举措之一。   新组建的武汉经开产业投...

投资14亿元!9月交付!

投资14亿元!9月交付!

  日前,位于南翔镇昌翔路555号的奇兴科创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进入室内外装修阶段,预计今年9月底全面竣工。   总投资1.4亿元的奇兴科创园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188平方米。园区内1至7号楼为丙类厂房(3号楼为4层建筑,其余为5层建筑),8号楼为6层配套宿舍。   2001年,奇兴家居(上海)有限...

支撑雄安新区形成全球创新高地

支撑雄安新区形成全球创新高地

  雄安科创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现场航拍。   本报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杨钦然   金秋的雄安新区启动区,机械轰鸣、塔吊林立,建设场面一派热火朝天,成千上万名建设者干劲高涨,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从白洋淀大道拐上新开通的雄安新区启动区北部干道海岳大街,东行约5公里就是雄安科创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现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机器设备轰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