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推进衢州招商引资工作
去年下半年,我市推出了招商引资新办法,经过多方共同努力,陆续有大项目签约,令人欣喜。要巩固和发展这种好势头,需要我们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知行合一”。
“知”就是要解决认知差异和缺乏统筹而产生的问题,提高站位、凝聚共识。
一是招商引资要市县一体,以市为主。我市要全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由城市实力和辐射能级来决定,其中市域经济、城市建成区是关键。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要以市为主,市县统筹,并以坚定的决心和强有力的举措努力推动形成发展的新高潮。
二是招商引资要多业并举,以制造业为要。市委市政府提出“产业兴则衢州兴,产业强则衢州强”的口号,做大做强经济一定要发展先进制造业,这可以带来长久效益,是发展的长远要求和紧迫任务。
三是招商引资要发展传统优势与培育新增长点同向发力。发展经济既要根据地区禀赋、产业现状、传统优势,做到因地制宜、长远规划、稳步发展,也要善于无中生有,创造产业新优势,做到预见未来、把握先机、培育产业。
“行”就是要强化主动意识,培养务实作风,运用科学方法,整体筹划、有效推进。
一方面,招商引资工作要先谋而后动,顶层设计,整体规划。
一是营造招商引资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各级干部职工要甘当服务招商引资的“店小二”、攻坚克难的先锋战队,做到忠于职守、敢于攻坚、“五加二、白加黑”不叫苦不叫累。工作中要反对条块思维、本位主义,杜绝得过且过,增强精品意识,提高主动协调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各部门和区块要主动、及时围绕市委市政府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抓好深化研究、推进落实的工作。要结合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合理选择产业发展和创新方向。比如,考虑衢州历史基因、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强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高端钢铁制造业,加快加工业和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依托航空和水运基础条件,探索发展小型飞机、游艇制造业;考虑产业现状和本地资源,扶持发展氟、硅新材料产业,支持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业,探索环保开发特色矿产资源;考虑良好的生态、区位和交通因素,鼓励物流业、会展业发展,支持生命健康、医疗康养产业发展;依托生态、交通、人文优势,着眼长远发展和提升城市能级,推动探索建设高等教育、科研院所集聚区;依托本地农业生产条件优势,鼓励和支持发展现代农业。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工程化设计和指引。要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出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出台时间表和路线图,指导和引领招商引资工作,做到招商有目标、投资有底数、发展有方向。
另一方面,招商引资工作要谋定而即动,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一是要统一领导、靶向出击,专班推进。招商要围绕全市整体设计和规划,做到全市统筹、整体作战。要针对产业链启动节点项目,咬定目标,持续发力。要科学分析,稳步推进,组建专班,优先解决关键点,重点攻克难点。
二是要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筑巢招商。要全面出击,广泛联系,也要加强研究,注重效果。根据规划产业和特定项目,实施精准招商。围绕产业链发展规划和要求,有目的进行产业链项目招商。要舍得投入、筑巢引凤。如提供特定的交通安排及补贴,土地、工程建设的优惠,高层次人才的相应待遇政策等。
三是要广泛发动、拓展视野,全方位推进。要把招商(引资、引才)工作作为一件要事来抓。通过政府、社团等工作接触、单位及个人联系等渠道,联通省内省外、国内国际,广泛联系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私财团企业,还有重点个人,关注有关的项目、资金、人才等信息,及时跟进加强对接,努力做到为我所用,为促进衢州的产业创新发展而不懈奋斗。
只要我们坚持“知行合一”,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就能不断发展壮大我市产业,全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前景可期。
(作者系衢州市委机关工委副书记)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