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经济开发区:剑指300亿“‘十二五’工业新开局”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话: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衢州市工业总产值、平台建设、招商引资选资、引智引资、服务企业、行政效能提升、资本运行等各个方面必将推陈出新。从今天起,我们将开设专栏,报道衢州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举措、新动作,敬请垂注,同时也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确保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7.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园区基本建设投入5亿元,新平整土地2000亩,平台框架进一步拉开,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新引进项目50个,其中亿元及以上投资项目10个;新增亿元产值企业10家,新发展规上企业20家。
衢州经济开发区客商服务科一般每天有10多批客人。3月1日,副科长陈建军说,这两天他还忙着为永康客商办理房产证、帮助衢州骏韬电器公司申请奖励:“‘骏韬’的项目生产节能减排产品,按协议规定,我们要在主体工程基础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兑现35万元的奖励。”
今年工业总产值要突破300亿元这一目标,项目及时竣工投产是关键,在开发区《工业投资项目基本建设进度一览表》上,记者看到,截至去年12月22日,已通过决策咨询、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土地挂牌的项目有16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个;已开工项目29个,包括“开山压缩机”、“亿思达”、“骏韬”等;已竣工项目达38个,其中有开山股份公司(二期)等。“年内新增20家规模以上企业,难度应该不大。”
“紧抓项目落地、开工、投产各个环节的同时,还要抓好转型升级、产业招商、生态建设和队伍建设四方面工作。”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自力介绍。
转型升级上,开发区紧紧抓住“主导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这一方向,深化战略规划研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产业培育,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衢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两个崛起”目标,开发区委托省发改委规划研究院研究制订“十二五”规划,着力打造500亿级园区;抓住国家重视区域发展的新机遇,力争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同时做深做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大企业培育发展规划等,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具体项目和产业上,今年开发区将着力推进“亿思达科技”、“金都电子”、“中州硅业”等一批市重点工业投资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和省重大工业项目,鼓励“开山”、“乐叶光伏”、“威盛电子”等一批具备条件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帮助“巨鑫碳纤维”、“库米赛诺粮机”等项目引入风险投资。同时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产业招商是重中之重。开发区仍将突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量质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围绕高端外资、央企国资、优质民资,着力引进一批产业性龙头项目、产业配套项目和生产、生活服务性配套项目。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高端外资是指与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的联系对接;深化与央企的合作对接上,要找准切入点,形成优势互补,以国资引进带动产业集群;与大型民企的合作对接上,要努力引进一批投资大、带动强、效益好的产业龙头项目。
生态建设上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互促共赢。“包括强化节能减排约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工作。发展循环经济上鼓励引导企业推广低碳技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大力发展、推广和运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LED新光源。引导支持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清洁生产。”
提升政府服务是关键。面对项目多、土地紧等新形势新问题,开发区以涉企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深入开展软环境监测工作为抓手,努力营造“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利于发展、一切服从发展”的良好氛围。像软环境监测上,他们提出充分激发企业积极性,发挥37个企业监测点作用,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坦陈,各项任务的落实和新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抓好开发区干部、企业家和企业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唯有此,才能为推动开发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记者 王继红)
成立于1992年9月的衢州经济开发区,1994年工业总产值仅700万元。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衢州市“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发展势头极为迅猛,2003年工业总产值还只有20.71亿元,到了2007年,就突破100亿元,达到114.5亿元;2009年,突破200亿元,达到200.9亿元;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5.65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