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善治示范看全旺”之马蹊村
“一拆五统”马蹊模式解“一户多宅”难题
马蹊村以“三改一拆”专项行动为契机,注重“拆、改、用”相结合,创新“一拆五统”机制(“一拆”指整治拆除“一户多宅”,“五统”指腾出的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收储利用、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流转安置、统一成本核算、统一基础配套),强势推进“一户多宅”整治,助推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
目前,全村已拆除危旧房72户,整治“一户多宅”49户,腾出宅基地13049平方米,解决19户农户的建房问题,使用宅基地面积4021平方米。通过使用置换出的宅基地,新建920平方米公共广场1 个,浇注村庄道路4236平方米,公共绿地3872平方米。通过推进“一户多宅”整治,村庄环境和品味得到了提升,实现了“改出形象、改出效益”的预期目标,创下连续五年“零违建”的新纪录,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全村新建化粪370个,铺设排水管道1200米;新购垃圾桶100只,垃圾车2辆,垃圾池20处。
开展村庄品位提升工程。一是在马蹊溪新建3条蓄水景观堰坝,马蹊溪两岸种植垂柳240株,全村新增绿化面积3400平方米;二是村庄内安装地埋线盏;三是新建健身场所一处,新建约13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1个。
开展消灭“赤膊墙”工程。对石安沿线、马蹊桥头至全旺小学沿线农户的赤膊墙进行了整治,消灭赤膊墙面积43000平方,村庄外围呈现出漂亮整洁的形象。
持续推进“五水共治”,打造“可以游泳”的马蹊溪。深入推行河道管理长效管护机制,完善河长卫生管理负责制、村干部“一周一督查”、专职保洁员“一日一清理”等保洁机制,致力于长效保洁,杜绝污染物入河。
2011年,村内投资50余万元建造了750平方的来料加工厂房,出租给农户发展来料加工业,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渠道,进一步壮大和规范了来料加工产业的发展,也开启了马蹊村“来料加工村”的新篇章。
2014年以来,马蹊村的群众主要收入除了务农就是外出务工和从事来料加工,全村有近400人从事来料加工,是来料加工专业村(来料加工主要从事外贸服装及儿童玩具的加工,来料加工经济人5个),村民来料加工总收入一年达200万元,蕞多的农户一年可拿到来料加工收入3万元,村集体也建造了一个400平方的来料加工厂房,现在每年可以拿到4万元的租金,可以说来料加工不仅富了村民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2017年以来,马蹊村作为全旺镇垃圾分类全域覆盖示范村,积极探索第三方运管、网格管理等模式,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全镇域推进试点工作。通过宣传培训,分批培训村两级干部、巾帼志愿者、保洁员等,并组织村民集中培训。2017年以来共组织垃圾分类培训5次,发放宣传单1000多份、开展志愿者活动5期,营造了良好的垃圾分类工作氛围。
每户发放2个分类处理垃圾箱,垃圾分类放置、定时定点投放、集中规范处理。完善网格化和督导机制,目前全村共划分了4个网格,聘用督导员4名。建立双向督导体系,督导员每日督导农户垃圾分类、保洁员卫生保洁和二次分拣;村级督导小组监督督导员每日工作,每月对督导员进行评分,连续2次排名末位的督导员进行诫勉谈话或劝退处理。
在马蹊溪两岸,日落之后便是萤火虫的世界。萤火虫是衡量生态的重要指标,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它们喜欢栖于温暖潮湿、草木繁盛的地方,静坐在溪边观察,你会发现一个个微弱的荧光串联起整条仙泉溪,似为我们全旺集镇戴上的项链,犹如仙境。
开渔在即 全省渔业安全生产主题宣讲现场会临海“开课”
浙江省发布全国首个小城镇集群建设评价办法
科技赋能提升停车秩序 宁波江北这家公司荣膺全国道路停车行业联盟表彰
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推进会 在杭州召开
朱永斌:用数字驱动赋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届长三角区域“数字建筑·数字造价”高峰论坛在湖州举行
省建设厅张奕副厅长赴濮院镇调研美丽城镇建设工作
宁波住宅新规实施!电梯要求全部可达地下车库
省建设厅持续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爱心助学”活动
全省住宅全装修项目现场观摩 会在杭州召开
为城市文化点睛 ——访雕塑家吴红雨
国之重任 是有铜军 访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唯一传承人朱炳仁
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访“蕞美建设人”郑捷
一位低调谦逊睿智的老爷子——记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唐葆亨大师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719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31201100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11号
邮政编码:310005客服电话(监督举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