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风光带上余段:携景同唱共富歌
诗画风光带上余段:携景同唱共富歌
2023-01-03 07:16:22
“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上余段是江山“融衢接杭”的展示带,也是江山市打造的沿江风光带。近年来,江山市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不断创新机制,全面激活乡村各类要素潜力,上余镇借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日前,笔者走进江山上余,这里贯穿着浙赣铁路、杭长高铁、杭衢高铁,打造着沿江绿道、湿地公园、彩化风光,座落着糖香李坪、香樟溪滩、金黄五程……俨然一幅欣欣向荣的田园画卷。
依托李坪古法红糖,打造蔗里甜蜜家园上余镇李坪村是典型的农业村,由原李家村和平坦村合并而成,位于江山城区北侧4公里,属于城郊村。在近代,李坪村曾经是上余区政府所在地,是江山城北蕞繁华的小城镇,也是平坦车站(浙赣铁路)所在地。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绿皮火车经停李坪村,在村民中留下了浓厚的绿皮火车情结。上世纪90年代浙赣铁路西移,李坪村才回到了平静。
“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项目——“李坪记忆”沿江美食街
李坪村村民栽培糖蔗的历史有上百年时间。全村种有糖梗200多亩,行走在村里,到处是一片片长势喜人、郁郁葱葱的糖梗林,放眼望去,一坡挨着一坡,一片连着一片。深秋是糖梗收获的季节,时至冬至,随着上余镇李坪村红糖制作体验中心冒起屡屡炊烟,沁园糖香扑鼻而来,李坪村甜蜜开榨节正式拉开序幕。
近年来,江山市农业农村局及上余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方探索,终于在2022年携手江山市旅发公司,以李坪红糖为生态农产品产业化试点,通过品种改良增产量,标准赋能提品质,多元营销扩市场等手段,初步探索出破解本地生态农产品入市瓶颈的有效途径,预计到2023年底,李坪糖梗种植将扩大3倍,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带动就业200多人,真正把传统红糖产业培育成当地特色富民产业。
在做大做强红糖产业的同时,李坪村积极布局农旅融合产业,计划借全域旅游把红糖产业向红糖文化提升,在江山市旅发公司的支持下,李坪村红糖制作体验中心已经开业榨糖。2021年,李坪村纳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示范段规划建设。借此东风,李坪村在发展传统红糖产业基础上,积极谋划实施酒坊物业楼、火车餐饮街、荷花产业带等特色项目,拉长产业链。以“李坪记忆”为主题,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以“蔗里家园甜蜜李坪”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截至目前,火车餐饮一条街一期二期已完成项目验收;酒坊物业经济用房,也已完成初步验收;邀请中国美院专业团队设计的一街两巷改造提升项目已经接近尾声,李坪村村居风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今,李坪的“共富列车”载着村民行驶在美丽、和谐、奋进的诗画风光带上,奔向共同富裕的明天。
依托溪滩古樟树林,打造香樟露营基地宋代诗人陆游著有《大溪滩折柂》一诗,向人们展示了当年“溪流乱石似牛毛,雨过狂澜势转豪”、“暮江初涨浪翻狂,一叶轻舟泛渺茫”的情景。后人便将陆游所说的地方取名为“大溪滩”。
集镇缘溪而建,村庄因镇而兴。上余镇大溪滩村街道纵横交错,店铺琳琅满目,新楼错落有致。那一望无际的竹林,还有那数十棵遮天蔽日的香樟,构成了美不胜收的画面。在江山县志上记载着一个美丽传说:从前,须江两岸的人们都是通过浮桥往来,在没有浮桥的年间则完全靠渡船,水比较大的时候,偶尔就会有过客不小心掉下水去,当地水性好的人总会奋不顾身地跳下水将人救起。被救者要备礼感谢救命之恩,救人者总是坚辞不受,只要求被救者在江边沙地上种上一棵樟树苗……久而久之,就留下了村西江边的这片古樟树林……
樟树花开,是春花的尾声,百花过后,没有色彩的喧嚣,有的只是馥郁的馨香直达心底,抚平人们焦躁的心绪。樟树花香是大溪滩春天的特色,满街满巷都充溢着这些美妙的香气分子,这细细碎碎的樟花,正是大溪滩人纯朴真诚、相亲相融、守望相助的民风写照,也是一代代大溪滩人魂牵梦绕的乡愁记忆。村里老人都说,现在的古樟林已经是稀落了许多,环顾四周仅剩下二十多棵,好在有政府把这片古樟树林列为古树名木挂牌保护起来,古樟树们才得以幸存下来。
围绕这不可多见的古樟林,江山市农业农村局会同上余镇党委政府经过多年的项目谋划,推翻多稿设计,蕞终于2022年在江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划并落地了投资900多万元的大溪滩香樟露营基地项目。依托古樟林,打造一处以绿道运动、文化体验、拓展活动、露营体验为主题,结合区域生态、区域休闲娱乐、区域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性综合型公园,预计2023年************,香樟林将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大溪滩村新的名片与记忆。
作为江山江东化工园区的园边村,江东五期安置点、江东化工园区拆迁安置点等多个高品质集聚小区正在建设当中,配备邻里中心、共富楼等服务场所。依托江东化工园区、服务于江东化工园区,村民就业得到基本满足,村民共富就在不远处。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使村民对精神文化更有追求,香樟露营基地的建设让人们的追求得到升华。轻嗅樟花,听滩涂浪打,思先人情怀,赏诗画风光。
依托五程彩色油菜,打造千亩陌上春景五程春景,不漏于上余五程村那大片的油菜花。“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千年前,吴越王钱镠九字传书,催妻缓归。盼妻灼灼而字“缓缓”,尽显浪漫。春风拂过,花浪翻涌,花香四溢,真好像走进了一幅油画中,那金黄色的花田,叫人神清目醒,叫人心旷神怡,花海如梦如幻,花香如醉如痴。携手爱人漫步“1314”绿道,赏五程漫野花开,感吴越王盼妻之情。一边是气势雄伟的江山港,可领略“大江东去”的豪迈;一边是大泽淤湿地公园,可体味“惊起一滩鸥鹭”的诗意;另一边是整片整片的油菜花田,也可以感受“菜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
陌上花开归故里,断头舞龙祈新年。五程村充分发挥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特点,吸引乡贤回归返乡,每年在村中心广场举办别具特色的麻糍文化交流节(每年阴历十月十五麻糍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庆贺丰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且“断头龙”舞龙表演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戏珠”“盘腰”“跳珠”等20多个表演套路,曾多次参加各种文艺汇报演出,已成为五程村舞龙文化的代名词。
2021年,诗画风光带建设投入上余镇五程段750万元,用于村庄整体环境整治提升以及蚕桑文化园改造提升工程,2022年又投入350多万元用于多功能运动场建设项目、中干渠沿线改造提升项目及南北入口沿线村庄环境整治项目,极大地提升了五程村基础设施水平。
同时,五程桑蚕养殖亦有多年历史,且远近闻名,江山市农业农村局领衔上余镇党委政府考察并挖掘了五程村的桑蚕文化,在已经完成建设的蚕桑文化园的基础上,准备完善蚕桑文化园设施,重振五程桑蚕养殖业,将桑蚕文化打造成五程新的名片。
随着诗画风光带项目打造,依着江山港,一根甘蔗染红了李坪,一片香樟林环绕着大溪滩,一片油菜映黄了五程,一条风光带串珠成链,将打造中的大泽淤湿地公园及沿江公路串连成一幅绝美的水林田草风光。诗画风光带上余段的创建还将继续朝着既定目标前行,以江山港湿地公园为中心,将李坪红糖文化、大溪滩香樟露营基地、五程千亩油菜花田、蚕桑园、断头龙舞龙等多种活动、文化有机组合起来,打造“融园接衢”风貌样板区的核心区,呈现一个滨水乡镇景观、“便民、富民”的未来乡村,成为江山市的“后花园”。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