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厂房“孵化”出68家企业
一盆水脏了,水要倒掉,而盆还要留着派大用处。同样,重污染、高能耗企业关停后,我县没有拆毁这些厂房,而是建成一个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出68家企业。今年4月,华埠镇被国家发改委列入2008年浙江省唯一的由国家专项资金补助的国家级小企业孵化基地,获得390万元补助资金。
近日,笔者来到华埠镇一关停的水泥厂,没有了往日的烟尘。去年进来的一个新住户———开化晶源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正在试生产。县委常委、华埠镇党委书记苏新祥介绍说:“这是搬进这家水泥厂的第3家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华埠镇逐步关停了小造纸、小水泥、小煤矿等重污染、高能耗企业,但是并没有拆毁厂房,加上1998年浙江五一机械厂搬迁后留下的厂房,一共有700多亩闲置厂房。华埠镇利用这些闲置厂房建立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以每年每平方米5元左右的价格租赁给创业的小企业。“他们只要带着技术和生产设备,准备好流动资金,就可以在这里圆一个创业的梦想。”苏新祥相告,如今,有61家小企业在基地里成长,另有7家企业在这里获得一定的积累后,已走出孵化基地,搬到临近的工业功能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了。
在205国道边上的工业功能区里,笔者找到了浙江十通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从古色古香的家具的夹缝中走进办公室,总经理徐军方很抱歉地说:“我们正准备扩建厂房,下次来就不会这么挤了。”徐军方是头部批进基地的创业者,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徐军方面临着资金和信心的严重不足,“没有基地的积累,就没有今天的快速发展。”他说,1998年他带着10来个员工,在基地里租了几间厂房开始创业,逐步成长,2005年他投资800万元在工业功能区里开始了新的发展,眼下,刚建的厂房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他又筹划新征土地40亩,投资4000多万元扩大再生产。
当然,基地也不是什么企业都要孵化,每个企业进去之前都要先接受环保“体检”,环保评估不达标就进不了基地,至今,基地已拒绝了20多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体检”合格的企业进入基地后,就会得到倍加呵护。2004年,上海人陈瓦平投资150万元创办衢州凯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硅油等产品,今年投资规模已达到800多万元,他对镇干部特别感激:“跟镇政府签订了租赁生产合同后,镇干部代办了一切手续,平时还要跟踪服务,我一门心思抓发展就行了。”目前,基地里有10家硅产业企业,规模逐年翻番,已有5家企业提出申请,想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为此,华埠镇专门规划的3平方公里的有机硅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中。
来源:开化县信息中心作者:朱建平 徐祝安 方汉春编辑:詹元鹏
1.衢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迅速响应 积极应对 开化多举措阻断疫情传播
3.全力以赴保供应 目前物资储备充足
4.“敲门行动”我先行 核酸检测战疫情
5.浙江有礼,开化有你!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
6.2022年开化春茶陆续开采
7.建起“蓝海” 乐享“红利” 开化县统筹推...
8.开化:“后厨直播+食安封签”,保障消费...
9.开化县启动巡河禁渔护水行动
10.横街社区开展 “学雷锋见行动”活动
******开化县委宣传部主管 开化传媒集团主办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