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辉能源上半年净利润翻倍加强技术研发提供完整系统的电池解决方案
发布2022年半年报。公司在上半年实现营收40.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58%。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为2.44亿元,同比增长105.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137.90%。
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回应称2022年上半年,全球碳中和大趋势下,新能源行业包括锂电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高度繁荣的态势,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离子、一次电池等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业务范围已覆盖领域、数码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系统等领域。公司致力于专业先进的技术,为客户提供完整系统的电池解决方案。
电池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近三倍,占总收入比例也大幅提升至50%,其中户用储能收入同比增长6倍以上。在全球碳中和大势下,各国出台多项储能行业发展政策。全球市场与政策共振,行业持续高增。中国市场,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储能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技术,同时明确行业在未来五年将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为行业奠定基石。海外市场,尤其欧洲市场,多个因素驱动市场。海外疫情反复,刺激民众对能源独立、电力独立的需求。另外在欧洲居民电价偏高并持续走高,光储经济性凸显,欧洲储能市场景气度高企。公司加快布局全球储能市场各细分领域头部客户,已成为阳光电源、三晶、德业、中国铁塔、中国移动等一批储能龙头客户主力供应商;同时在市场订单激增背景下,公司加大各园区储能产能建设投入,持续推动产能释放,反哺订单需求,刺激业绩增长。
动力电池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服务好现有客户,配套上汽通用五菱多款车型,上半年汽车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同比翻倍增长。能源车市场,国内政策面,温和退坡,中长期支持力度不减;供给面,自主、合资、外资、新势力车企车型数量稳健增长,车型产品力大幅提升;需求面,据中汽协统计,国内车渗透率达到13%,进入需求爆发期。政策与市场供需合力作用下,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全面超预期,销量超过350万辆。在此背景下,公司在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继续深耕上汽通用五菱等头部客户,稳健开拓市场。
消费类数码电池方面,该业务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上半年在消费电子产业链条景气度不高的大背景下,公司瞄准产品细分市场增长机会点,加大优质客户开拓,依然实现了业绩平稳增长。消费电池市场,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催生出蓝牙耳机、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便携式医疗器械、电子烟、无人机、车载记录仪、电动工具等为代表的多个消费电池应用场景,助推消费电池市场扩容。同时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来持续增长,人们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对功能多样的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接受程度不断提升,行业步入高景气发展阶段,消费电池乘势而起。
据悉,公司深耕电池生产技术二十余载,目前已有广州、珠海、驻马店、常州、柳州、佛山、衢州和日本福井八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已成为行业里产品线蕞丰富的供应商,产品畅销美国、德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州基地柔性的制造能力高度契合变化多样的3C数码下游市场,珠海基地多种软包及铝壳产品可适配表后储能市场的灵活需求,河南基地的标准化生产能力匹配主流动储电池大规模生产,常州基地大容量储能产品线面向大型储能领域,实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在产品的性能、品质以及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另外公司已签约在广西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建设鹏辉智慧储能及动力电池制造基地,主要布局锂电池电芯、PACK生产线,项目整体规划布局产能20GWh,一期厂房主体已经完工;在浙江省衢州市智造新城建设年产20GWh储能电池项目,一二期项目10GWh将于年底前开工建设。
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公司一贯坚持市场驱动研发、秉承技术引领产品的宗旨,始终相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高度重视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
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高效的品质管控能力、生产技术与规模优势。公司通过近二十年对电芯材料体系的深入理解,持续技术创新和改造,导入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新产品,不断强化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得国家专利270余项。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与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长期合作,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公司已实现铁锂体系产品大功率放电,并通过优秀的低温性能,巩固铁锂体系的优势;储能主力产品在2016年已实现高安全超长循环,新一代面向户用储能及大型储能的产品循环性能进一步提升,领先行业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40135大圆柱产品已应用于户用储能、便携储能等灵活储能场景,钠离子电池产品及主材研发迭代优化,研发生产的性能优异。公司拥有先进的实验室以及研发检测设备,有能力内部完成符合通用标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模拟实验。
对于未来的经营发展规划,公司表示将坚持“351战略目标”,对标全球优秀锂电公司,加速开拓全球市场,全力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希冀“公司在未来三到五年,成为行业头部客户供应商,跨越三百亿营收,成为一流储能电池供应商”。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