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抢出一片未来发展的新蓝海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年初,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龙游原本的步伐。战“疫”当前,全县上下用蕞短时间发出红色响应、完成一线集结、形成全民攻坚,以坚决的态度、迅速的行动、果敢的措施,全力构筑“生命防线”,奏响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蕞强音。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面对新经济发展常态,龙游县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抢字当头,干字为先,不失时机加快复工复产复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坚持“双招双引”工作不中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不停工,促使签约项目快开工,助力开工项目快投产,向着“活力绽放、精彩纷呈”的浙西新明珠的目标,抢出一片未来发展的新蓝海。
日前,刚刚签约落户龙游经济开发区的威仕喜(浙江)流体技术有限公司已实现部分投产。从项目洽谈到投产,仅用了5个多月时间,充分体现出项目落地的“龙游速度”和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抓“双招双引”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连日来,企业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生产线个气动手指,主要供应下游的口罩机生产企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企业转产口罩,作为机械设备配件生产的上游企业,威仕喜急于在龙游上马新的生产线。企业发展要“提档加速”,驻企服务也是“特事特办”。龙游经济开发区精准对接企业的落地需求,在市场上转租合适的标准厂房,迅速解决了生产场地的问题。考虑到威仕喜这个新伙伴还“人生地不熟”,网格员便主动对接压铸、注塑、氧化等工艺环节的配套企业,为产业链配套提供了支撑服务。
近年来,龙游县聚力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练好内功、扩大产能,不断深化战时服务团、产业服务团、网格联企服务长效机制,合力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奋力跑好项目建设的“接力赛”,“线上+线下”实打实服务好现有企业,从而放大“二期在龙游”连锁效应,以及企业家口口相传形成的磁场效应,“亲”“清”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家们倍感振奋。
威仕喜也被龙游产业链招商政策所吸引,奔着上游企业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来,他的主打产品微型高频电磁阀以及带通信模式的阀导将与禾川科技的配套产品强强联手,助力龙游抢占高端智造的“新蓝海”。
新的一年,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看好龙游,维达、伊利、浙建投、年年红等“老朋友”不断给龙游“加码”,正大集团、喜迈环保等“新朋友”也向龙游伸出了橄榄枝,一季度以来,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相继签约落地龙游县。截止三月底,龙游经济开发区自引项目12个(含腾龙换鸟、租赁项目),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数1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数5个),总投资达10.4亿元,同时在谈项目9个,一季度共有在建招商引资项目17个。这些项目,将极大地增强龙游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围绕“双招双引”,龙游县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波澜壮阔,通过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引进龙头企业向建链补链延伸,加快上下游配套项目招引布局,引领带动产业链纵向提质、横向突破、跨界融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从而提升发展的新效益。
念好“绿”字诀 “整”出金山银山
近日,龙游县庙下乡迎来新一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开门红”,与湖南水发竹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3亿元、占地90余亩的竹材加工集聚区的合作协议,通过竹材综合利用、废弃物热电炭联产和植物纤维代塑等项目,补齐竹产业碳化篾污染和行业低小散乱的短板。
“从关停到整治,庙下乡竹产业经历了‘转型期’阵痛后,即将迈上新台阶。”庙下乡副乡长吴茂松介绍,庙下乡曾有小规模竹制品粗加工厂300多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农民的70%收入来自于竹业经济。但因行业准入门槛过低,产品层次不高,该行业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的问题十分突出。
近年来,县乡两级全面启动竹加工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在紧抓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展公路沿线竹产业搬迁整治,关停拆除一批竹拉丝厂,整治提升一些竹加工厂,以提升境内竹产业整体水平。如今,庙下乡更是借助项目资源,通过引进先进竹产品加工企业,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带头技改,带动其他企业加速转型,科学规划、集中整合,逐步实现竹资源一体化生产和管理愿景,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为乡村添绿增彩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生态红利。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维系龙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东华街道紧紧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地处东华街道上圩头村的前塘垅矿山曾经是石料矿,经过多年开采,山体都被挖空了一半。虽然矿山在2015年就已经停运,但是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生态未得到修复,土地也未得到有效利用。目前,东华街道紧抓全县推进国土整治大会战的东风,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对该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和土地垦造。
矿山生态修复紧锣密鼓,建设用地复垦更是没有落下。在上圩头村,挖掘机正在进行田垄修整,准备播种。一片17亩的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已到了收尾阶段。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座窑厂,松松散散树立着400平米的各类生产用房。如今一眼望去,农用道路、田埂将土地分割开来,整齐的农田层层叠叠。原本制约农村发展的“土地”要素被激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按照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要求,全县上下积极开展国土整治大会战,打好国土整治“组合拳”,切实加大耕地垦造、质量提升、建设用地复垦等力度,狠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十类地”综合处置和矿地综合利用,盘活土地资源,让青山绿水更加美丽,逐渐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4月18日,总投资15亿元的龙游县建州智汇创谷小微企业园开工典礼在湖镇镇沙田湖大道举行,为龙游县“双招双引”和加快建设“活力新湖镇、美丽东大门”注入新活力。
龙游建州智汇创谷小微园项目是龙游县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是2020年省市县长工程。园区主要面向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加工和服装加工行业,致力于打造龙游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地、双创和产业数字化示范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产业社区治理现代化样板,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丰满湖镇镇小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能级,提升湖镇工业园区的形象和品质,助推龙游全县经济发展。
为推动小微企业集聚发展,龙游县围绕“双招双引”,大力推进富民产业园、孵化园等小微企业园建设提速提质,积极拓展小微企业发展空间,让其真正成为产业改造提升的发展“洼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幸福“摇篮”。另一方面,龙游县积极落实民生落实富民惠民安民措施,进一步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特色发展,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衢州市大力推进美丽经济幸福产业,举全市之力打造运动休闲之城的大背景下,4月8日,龙游县与衢江区正式签订六春湖旅游度假区(景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项目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释放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按照‘一体两翼,衢龙合作’的开发思路,我们与衢江携手共建、协同作战,将六春湖景区打造成‘诗画浙江’龙游衢江合作的样板工程。”龙游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本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力争把六春湖景区开发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集自然观光、滑雪运动、健康疗养、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从加快六春湖滑雪运动公园建设,优化索道运营,提升景区配套力和吸引力;到启动灵山江廊道示范带建设,融合姜席堰申遗资源,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到推进“龙游石窟+红木小镇”5A景区联创,打响“龙游品牌”,讲好龙游故事;再到正大集团牵手龙游县乡村振兴士元实验区,探索和创新新型农业业态,促进农旅融合发展……通过一大批项目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设全新的幸福产业生态。
今年,龙游县集中力量抓重大项目、推示范工程,全力落实助企惠民举措,把加快美丽县城建设作为创新城市管理的一条途径、提升城市品质的一个抓手、造福人民群众的一件实事,打造居者心悦、来者心怡,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浙西新明珠。
起航新时代,奋斗新征程。龙游县上下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心热行稳、追梦奋斗,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让浙西新明珠活力绽放、精彩纷呈。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