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林镇民生议事堂破解民生“老大难”
本报讯(记者吴建邦报道组蒋君通讯员郑晨悦)9月17日,在江山市凤林镇高坂村达栋底田畈,村民周元四正在自家水稻里防治病虫害。看着不远处正在碓溪里清淤的挖掘机,周元四告诉记者,“此前这片水田经常被淹,大家种粮的劲头都没有。眼下,政府正在抓紧治理河道,我可得加把劲把稻田管理好,争取有个好收成。”
可喜的变化源于凤林镇民生议事堂召开的一场协商会。议事堂委员履职小组通过前期走访调研了解到,碓溪高坂村段流域河道仅有1.5米宽,每逢雨季因淤积等原因会导致300多亩水田被淹、农房进水,不仅粮食减产还威胁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河道拓宽改造刻不容缓。而另一方面,由于村民意见难以统一,碓溪改造拓宽所涉及的土地政策处理一直未能完成,项目缺少资金支撑,以致河道改造迟迟无法实施。
今年7月4日,凤林镇民生议事堂召集政协委员代表、镇村干部、乡贤代表、村民代表等来到高坂村,围绕碓溪河道改造项目实施内容、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深入协商。
“拓宽后河岸离一些农户的围墙比较近,会不会有安全隐患?”“部分村民在碓溪岸边种植粮食和蔬菜,被清理后有没有补助?怎么补助?”“村里也想整改,但缺钱缺人。”协商会上,村民代表、村干部等各抒己见,收集到各方意见建议20余条。
吸收讨论意见后,议事堂委员履职小组当场明确“谁来办、何时办、谁承担、谁监督、谁验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管。针对土地政策处理难的问题,村两委干部凝聚共识,当即签下“军令状”;针对项目资金的问题,由政协民生议事堂补助15万元,乡贤自发捐款10万元,其余由村集体自筹;针对部分村民仍存疑惑,村民代表主动承担起责任,表示会协助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耐心讲解一户一策补助方案。
今年8月下旬,高坂村碓溪河道改造项目正式动工。为确保项目又快又好建设,议事堂委员履职小组主动靠前,多次到施工现场跟踪督查项目建设进度。眼下,该项目已完成土地清表工作,正在进行基础浇筑,预计在10月中旬全部完工。
“协商成果的转化体现在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上,只有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把议题真正落到实处。”江山市政协委员、凤林镇党委副书记姜伟锋说,截至目前,凤林镇民生议事堂累计召开8场协商活动,持续推动民主协商,聚焦民生实事、社会难题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余个。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