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乡2023年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2022年,双桥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六治六提六创”作风建设行动为抓手,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核心,聚焦大干项目,聚力共同富裕,落细民生实事,强化除险保安,全力推进彩韵双桥高质量发展,助力“五城”建设。
(一)突出项目引领,抢占发展“新风口”
一是继续做好铜山源休闲度假旅游区项目服务保障。主动靠前、优化服务,保障项目顺利施工,目前项目建设区、准备建设区(梦湖居、温泉酒店等子项目建设区)已全部提前完成政策处理,涉及信访积案100%化解,睿银智慧旅游中心主体大楼已结顶。二是完善全域旅游配套项目。围绕双桥乡全域旅游“一区、一溪、一带”打造目标,深入挖掘潜在资源,盘存量、腾空间,实施美丽城镇建设、县域风貌提升工程、铜山溪流域整治(双桥—社后蓬段)等项目,打造库尾沿湖景观道、库尾码头、铜山溪沿岸游步道、生态廊道、邻里中心,改造提升集镇亮化系统,形成“一溪一路”立体多元、错落融合的彩韵双桥诗画风光带。目前美丽城镇已初步通过验收、县域风貌提升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铜山溪流域整治预计十二月底完成施工验收。三是聚焦项目招引激活发展动能。充分发挥铜山源项目链式效应、集聚效应,构建双桥“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积极对接华东仙霞岭野生动物园项目,助推项目落地,经过多轮协商洽谈,目前项目已基本确定选址,投资方已在双桥乡注册中青城投(衢州)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战略框架协议签订事项及初步方案设计。
(二)聚力产业发展,做大共富“蓄水池”
深化党建联盟2.0,探索“党建联盟+强村公司”带富模式,建好建强共富“蓄水池”,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一是强村公司助增收。采用强村自办、跨村联办组建2个强村公司,其中,社后蓬村集体试点成立衢州蓬勃农旅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资源整合,集中收购、统一包装、统一营销,以“公司+农户”模式解决农副产品销路问题,目前已实现销售额10万元。二是党建联盟拓销路。双桥粉干党建联盟牵头聚力,组织乡域内粉干厂(作坊)研发粉干“一人食”、方便粉干等新产品,积极对接衢州大花园集团等公司,借力新昌-衢江、鄞州-衢江山海协作工程,协商粉干供货,拓宽销售渠道,做强双桥粉干“口碑经济”,目前均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谋划科技特派员项目,计划打造农特产品线上展销平台,拓宽本地村民增收渠道。三是文旅项目谋共富。盘活村集体闲置地块,谋划打造双桥粉干产学研游基地,通过研学、展销、文化体验等功能设置,以“特色产业+文旅项目”做大双桥粉干“非遗经济”,项目落地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旅游收入200万元。目前,项目空间规划已调整到位,目前已完成政策处理。
(三)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
一是加速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聚焦群众蕞关心、需求蕞迫切的领域,对本年度5项民生实事项目实行清单化、责任化管理,列入《月度“六治六提六创”作风建设行动重点工作责任清单》,每月排名晾晒、三色预警。目前,双桥村排门坞道路拓宽提升工程、山峰村村庄道路提升工程已完成评审,进入招标阶段;高田村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12月底完成装修。二是加强农民饮用水提升。为解决山区乡镇水源匮乏、旱季供水不稳定等问题,一方面,对6个行政村的农民饮用水工程进行提升,安装消毒、净化设备;另一方面,谋划建设惜春坞饮用水水库,提高水库库容,保障全乡饮用水供水,区水利局已同意项目立项,施工方、设计方已开展项目现场踏勘,目前初步设计方案已完成。三是打好文化惠民“组合拳”。对5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提升,优化“15分钟文化圈”,依托乡村振兴讲堂、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排舞、剪纸、摄影展等文化活动20余次,组织党员、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卫生乡镇创建、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
(四)聚焦“除险保安”,加强风险“中控室”
一是常态化抓实疫情防控。建立“1+8+6”防控指挥体系,全乡291人组成“一办七组”,层层压实责任,严查风险漏洞。“313疫情”以来,为解决山区乡镇常驻年轻人较少的难题,全乡260余名干部群众组成5支志愿服务队、1支应急封控队,有序完成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为村民提供送药、送生活物资等暖心服务60余次;加强闭环管理,严格落实“一村一方案”“一人一档”及居家隔离“四包一”、重点场所“五包一”责任制,开展专项督查30次。二是做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针对库尾淹没地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力度摸清底子,统一口径、精准研判;重视初信初访,压实两委干部责任,控增量,防变量;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加强重点对象沟通走访、潜在纠纷摸底排查,提早介入、充分准备,下好先手棋。目前双桥乡积案已100%完成化解。三是关口前移防范风险。以水文监测系统、森林防火“鹰眼”为前哨,以飞鹰森林消防救援队联动网格员、护林员、交通员等“N员”的“1+N”应急队伍为保障,开展防汛救灾应急演练3次,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30余次、防汛巡查70余次,排除风险隐患7处,转移人员9人次,实现预警关口前移、应急响应及时、应急处置高效。
(一)持续放大项目优势,培育发展新增长极
高质量构建双桥乡全域旅游“一体两翼多点”格局,“一体”即全域发展旅游目标,“两翼”即铜山源休闲度假旅游区、华东仙霞岭野生动物园两大重磅文旅项目建设,“多点”即通过建设露营基地、铜山源水库库尾景点、集镇沿湖景观道、铜山溪流域整治等项目,实现铜山溪、塔太线“一溪、一路、一带”多点串联,打造“彩韵双桥”诗画风光带。一是有序推进铜山源休闲度假旅游区项目。做好项目服务保障,结合组团联企、“三服务”,帮助企业破解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坚持把项目服务做在前面,提前谋划、实施配套项目,做好项目准备建设区涉及的土地情况摸底、政策处理,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二是推进华东野生动物园项目落地。加强对接协调,协助企业开展项目现场踏勘,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各类困难问题,做好相关政策处理及服务保障,力争年底前完成项目设计规划及备案工作。三是推进全域旅游配套项目。加速推进铜山源水库库尾、集镇沿湖景观道路涉及土地政策处理和项目开工建设,打通双桥至庙前林区道路,力争列入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完善排门坞至王山尖景区观光路网。同时,对重点项目实行“三色预警”管理,进一步完善周会商、月晾晒、季通报、年评比的项目推进比拼机制。
(二)持续加强产业提能,探索共富新路径
一是推动村集体经济扩源增收。围绕物业收入、强村公司等,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变“输血”为“造血”。一方面,5个行政村可通过集中流转铜山源水库库尾土地,通过资产盘活、资源打包,将土地出租给双桥轻奢露营基地项目投资公司,每年可增加物业收入5万元;另一方面,除社后蓬试点村外,其余5个行政村计划抱团联建联营强村公司,通过村集体资源入股、公司统筹用工,可以劳务承包、工程项目承接等形式扩源增收。二是抓实抓细民生实事。大力推进铜山溪流域整治(双桥—社后蓬段),建设彩色步道、亲水平台、社后蓬沙区,修复生态河道。有序推进双桥村排门坞村庄道路提升、山峰村村庄道路(物业用房配套道路)提升,加快高田村党群服务中心装修,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按期完工。推进惜春坞饮用水水库项目前期工作,梳理、摸底各行政村涉及土地情况、潜在风险隐患,下好“下手棋”;探索由6个村经济合作社“入股分红”,在保障供水的同时促进村集体增收,水库扩容后预计每年可因发电产生效益35-45万元。三是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特色产业方面,继续推进粉干“一人食”等新品研发,联合衢州学院建设农特产品线上展销平台,用好山海协作平台,加强与新昌、宁波及大花园集团等公司的对接,打开双桥粉干销售市场,提升粉干产业附加价值。旅游产业方面,在加快文旅项目进度,加强引流聚客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中高端民宿投资主体落地,鼓励农户参股或参与经营。
(三)持续深化网格打桩,实现治理新突破
一是“专职”专用,配强网格力量。根据党建统领网格智治要求,按照“加强专职、规范兼职、包联到位”原则,配优配强“1+3+N”网格力量,调整、完善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包联人员“三位一体”网格治理队伍。坚持专职网格员“公开比选、独立单设”,确保“专职”专用、专心专业。二是“末位淘汰”,畅通退出机制。完善网格考核办法,细化网格职责,动态调整网格“正面清单”加分事项和“负面清单”扣分事项,以“多维考核、末位淘汰”畅通网格员“退出机制”,通过月度例会、季度PK、半年比武等形式晾晒比拼,激励网格员互学互比、赶超争先;实行网格员“红黑榜”管理,红榜奖励、黑榜扣罚,赏罚有重点、考核拉差距,提高治理精准度、网格服务力、干部攻坚力。三是“智慧治理”,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实践应用,借力数字化改革强化网格精细管理;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研判分析风险隐患、高频事项,聚焦“除险保安”梳理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事项“三张清单”,构建智慧治理“一张图”;以“交办+督办”贯通四大模块,以“线上指挥”减少流转层级,以民生服务“一格覆盖”实现高效治理。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