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促升级唱好发展协奏曲——衢州海创园建设经验介绍
筑巢引凤促升级,唱好发展协奏曲——衢州海创园建设经验介绍
衢州海创园是在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山海协作的大背景下,以加快推动生态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目标,头部个跨行政区建设的创业园区。作为杭衢山海协作的样板工程,衢州通过在杭州打造“创新飞地”,实现异地借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谋求跨越式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为推动人才发展的载体创新和平台突破,衢州于2012年提出在杭州异地建设海创园的计划,以此为新起点,打造对外开放的窗口、创新创业的基地、产业对接的平台和项目孵化的摇篮。项目一期于2016年正式运营,占地面积 26.7亩,总建筑面积67598平方米,共有4幢综合大楼。在建的二期占地面积48.96亩,总建筑面积约13.09万平米,共由7幢楼组成,计划今年年底建设完成。根据衢州市委市政府1433发展战略体系,5459”大产业创新体系,衢州海创园以发展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美丽经济幸福产业为龙头,着眼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科技金融等五大产业板块,加快引进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加速企业。
围绕衢州海创园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和美丽经济幸福产业平台功能定位,研究产业细分、产业集群,绘制产业招商地图,谋划一批产业化项目,打造衢州特有的创新生态圈产业链。目前,一期已入驻企业37家,其中数字经济类企业20家,占比54%,浙江智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锐文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已在衢州转化落地。衢州海创园同时推进电子科技大学和东南数字经济研究院海创园分院实体化运作,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赛项目、赛人才;加强对接商会、乡贤、园区企业,开展上海、杭州委托企业招商,以才引才、以商招商,实现腾笼换鸟,优化园区企业及人才结构。
一是规范企业综合评价。从园区企业入驻开始,签订投资对赌协议,拟约定3年政策扶持期,明确经济、科技、人才等指标体系年度绩效评估,开展项目综合验收,未完成预期目标的企业不予政策兑现或清退。二是开展龙头企业培育。推进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开设企业服务二维码,线上+线下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发布企业政策申报通知,采集企业各类问题,开展实时交办、督查、考核。对于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开展“一对一”服务直通车,优先享受各类政策。三是进行数字化园区管理。对园区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园区大脑,整合企业入驻、绩效评价、行政审批、政策申报、问题反映、活动发布、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物业管理等各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创建省级小微园和数字化示范园区。
一是项目上共享共赢。聚焦“飞地”和“飞入地”的重点产业的补链、配链、延链、强链,强化两地产业链精准招商系统赋能互补协作,探索建立杭衢研发创新和生产制造互为“飞地”利益共享模式,招引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二是人才上同城待遇。拟形成杭衢人才政策同城化备忘录,对接杭州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帮助飞地人才对接落实人才落户、购房资格、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人才政策,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让人才安心创新创业。三是活动上共同参与。拟将衢州海创园等“飞地”纳入统一的当地园中园进行相应管理,例如重要活动的通知,活动的参与,招商活动的推介,公共服务平台的开放等等,为“飞地”提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全产业链服务。
衢州海创园将继续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生活在杭州、创业贡献在衢州和企业研发在杭州、创业为衢州的新模式,重视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鼓励企业赴衢州创办生产基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导流回衢,做好山海协作工程的排头兵,旨在培育新动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全面对接杭州数字经济头部城,助力衢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头部城副中心城市。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