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42号建议的答复
你们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整合市区资源 加快推进空港新城建设的议案》的建议(第042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多年来,衢州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忠实践行殷殷嘱托,不断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市委七届八次全会(2020年8月)提出依托多式联运枢纽港,在衢江区东部建设空港新城,构建智慧新城、智造新城、空港新城“大三城”战略,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2024年市两会提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目前,《衢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获省政府批复,将空港新城作为重大平台纳入规划。
一、突出国土空间规划中空港新城战略定位
(一)将空港新城作为重大平台纳入国空。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在中心城区层面,结合机场搬迁契机,聚焦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规划形成“三城融合、两江共兴、组团发展、南北画屏”的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空间格局。“三城融合”是指大小三城的融合与协同发展,以大三城智慧新城、智造新城、空港新城为主平台,加快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二)做好空港新城建设前期空间预留。将空港新城莲花机场纳入省级规划,争取由省级层面保障指标。在“三区三线”划定时,考虑到前期开发建设需要,会同发改、交通等部门对莲花机场等省级及以上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空间落位,预留两站融合等建设空间约1k㎡,其中涉及新增开发边界规模0.79k㎡,蕞大限度保障了空港新城近期空间拓展的发展诉求。
(三)明确空港新城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在空港新城定位上,结合莲花机场新建、浙赣运河贯通,杭衢铁路莲花站建设等创新多式联运新模式,打造成为承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的战略支点,融杭接沪的战略跳板,在物流产业谋划上,推动空铁物流产业、水铁物流产业、临空临港产业发展,打造空港新城形成“聚浙西、通四省、联全国”的物流集散中心。
(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传导。前期市资源规划局衢江分局组织编制了《衢江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研究空港新城发展战略。下一步,按照先产业后规划思路,统筹推进产业、空间一体化研究,市资源规划局将开展《新机场片区空间规划研究》。同时,加快推进县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及相关报批法定程序,同步开展衢江区村庄布点规划,重点就莲花镇村庄边界划定进行专题研究。
(二)加快专项规划编制研究。加强市级专项规划和片区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结合《衢州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衢州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专项规划》编制,深化衢州市域和中心城区的道路网研究,同步对接空港新城重点片区的骨干路网。
(一)加快港区作业区建设投用。目前,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二期项目已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新建泊位11个,水工陆域部分已完成交工验收,部分泊位计划6月底开港运营;龙游港区桥头江作业区二期项目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新建泊位7个,总体建设进度56%,计划2024年底水工陆域部分完成交工验收,争取2025年4月建成投用。
(二)加快港区总体规划报批。市资源规划局在规划编制中高度重视港区功能布局和港口服务能力提级扩容,积极谋划和推动衢江港区三期(坎高作业区)的开发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坎高片区的规划研究和坎高作业区项目可行性研究。衢江港区坎高作业区已纳入正在修编的《衢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报批稿)。《衢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已于2023年底上报省政府审查,目前省交通运输厅正在征求各部门意见,省环保厅已完成总规环评报告盲评,编制单位正根据相关意见修改完善规划及环评报告。下一步,各部门将通力配合积极做好规划及环评的修改完善,加强与省级主管部门对接,争取尽早完成批复。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