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镇衢州篇:南孔圣地焕新机衢州高质量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蕞美核心区
浙江在线日讯(杨仁敏 余向宏)自2019年美丽城镇建设启动以来,衢州市围绕“花园城镇、幸福经济、有礼文化”定位,按照“不比总量比质量,不比全面比特色,不比规模比功能”的思路,突出质量取胜、特色取胜、魅力取胜,全力推进美丽城镇“五美”建设。三年来,衢州市累计创成美丽城镇省级样板28个,山区县县城城镇省级样板6个,基本达标乡镇80个,初步构建起舒适便捷、宜居宜业、全域覆盖的镇村生活圈,美丽城镇成为大花园核心景区的又一张金名片。
这三年 我们强力推进 充分彰显美丽城镇建设的衢州高度
抓蕞强组织,衢州市成立美丽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市、县两级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强势推进,每年将美丽城镇建设目标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与乡村振兴、大花园核心区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一体推进。
抓蕞实保障,全市做好专项指标、增减挂钩指标、存量指标三篇文章,累计安排美丽城镇建设用地3000余亩。统筹财政投入、债券资金、金融支持、民间资本,全面落实小城镇环境整治长效管理资金,六个县(市、区)每年均安排财政资金1亿元以上,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奖励资金,争取金融部门为美丽城镇建设提供200亿元授信,撬动民间资本投资200多亿元。
抓蕞优服务,全市创新开展美丽城镇专家工作站建设,建立了220余名行业专家组成的“1+1+1+N”的美丽城镇技术服务体系,开展技术服务“百团”行动和“组团四联促五美”活动,对乡镇开展点对点、多频次、全覆盖的指导帮扶,让乡镇美丽城镇建设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精准。
抓蕞严督导,我市将美丽城镇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导考核,制定美丽城镇建设成员单位攻坚任务书,开展双月督导、专项督导,建立问题短板闭环销号机制,三年累计销号2831个。
这三年 我们精耕细作 充分彰显美丽城镇建设的衢州力度
三年来,衢州市引领规划,出台《大花园美丽城镇建设指南》,全面完成六个县(市、区)行动方案和43个列入省级样板创建乡镇实施方案,编制完成《衢州诗画风光带美镇圈发展规划》,4个县(市、区)行动方案、17个省级样板创建乡镇实施方案获评省优秀方案。
为充分引导美丽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我市实行分类实施,将81个乡镇分为2个都市节点型、10个县域副中心型,36个文旅特色型、10个农业特色型、5个工业特色型、1个商贸特色型和7个一般型。
统筹推进,全面发展。我市联动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乡村、“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助力4个县域风貌样板区成功获评,通过未来乡村建设打造11个镇村生活圈体系,29个美丽城镇在“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上串珠成链,1带22圈的美镇圈布局图景拉开序幕,龙游龙南“一镇带三乡”等4个美镇圈纳入典型培育并取得实效。
我市聚力推进各项目建设,推行“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十六字项目推进法,共实施美丽城镇建设项目2739个,拉动有效投资278.79亿元,城镇环境面貌、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能力、产业发展活力等大幅提升。
这三年 我们开拓进取 充分彰显美丽城镇建设的衢州深度
凝心聚力促发展,勇于领跑争前列。衢州市出台全省首个美丽城镇建设地方标准,在全省率先出台美丽城镇建设用地保障政策、率先建立美丽城镇技术服务体系、率先开展全市域美丽城镇集群建设、率先以未来乡村打造高质量美丽城镇生活圈、率先依托新基建开展美丽城镇5G建设,在全省美丽城镇建设赛道上处于领跑位置。
精准施策促建设,勤于实践出做法。“十微”项目、一米菜园等做法开创了“花小钱办大事”新模式,美丽城镇专家工作站建设为美丽城镇技术服务提供了新载体,衢江区“四色管理”助推美丽城镇短板补齐,龙游县“721”梯度集聚推进美丽城镇人口集聚,江山市“羊来羊回、种来种去、人来人往”引领共同富裕。
深挖亮点美城镇,提炼特色树品牌。衢州市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星级评价等3项工作登上省美丽城镇办简报,24项特色亮点工作受到省美丽城镇办月度通报表扬,6篇美丽城镇建设调研文章在全省获奖,先后4次在省美丽讲堂授课介绍推广衢州经验,荷花街道成为山区26县县城美丽城镇建设典范。
开拓进取共聚力,敢于争先做示范。2020年9月,衢州市承办召开了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工作现场会,向全省展示了衢州建设大花园核心区美丽城镇的经验。2022年11月,全省第十九届“千万工程”现场会在龙游召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同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两次安排我市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专题介绍美丽城镇建设经验。
这三年 我们以人为本 充分彰显美丽城镇建设的衢州温度
城镇颜值更靓。衢州市持续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深入开展“微改造、精提升”和美丽载体建设,新打造景观节点1200余个,新增省级美丽河湖33条、森林城镇25个,近三分之一的城镇建成了夜间景观;持续加强市政网络设施建设,新增污水管网861公里、污水零直排区332平方公里,新建改建公厕609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持续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城镇道路1425公里,新增停车位23875个、公交站点701个,行政村公交线路实现全覆盖。
功能设施更强。衢州市以高品质住房建设推进人口集聚,新建居住小区450万平米,新建农房集聚区214.5万平米,改造老旧小区156个;持续加强商贸设施建设,新增商贸场所48家68万平米,新引进品牌连锁超市114家;持续加强教育、文体、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高品质城镇生活圈,建成集成式邻里中心63个,新增等级幼儿园83所、图书馆和实体书店106家(南孔书屋31家)、展览馆和博物馆70个、综合室内体育场馆65个,改扩建医院、卫生院58家,新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65家、敬(养)老院4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
发展动能更足。三年来,全市新增龙头企业14家、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基地19家、智能化工厂9家、高端制造工程14个、新培育和引进省级以上科研院所18家、新增田园综合体55家、国家级发明专利或实用型专利207个、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38个。
品质内涵更高。全市开展有礼小镇品牌培育,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建成为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开展城镇有机更新,改造提升历史特色街区125条、改造提升民居及老厂房66.6万平方米,新建绿道2055公里、新建公园177个、新增绿地面积43.5万平米、休闲广场176个,新建小镇客厅40个,新增民宿313家,新增星级酒店26家。
镇域治理更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在全市乡镇实施且成效明显,“清湖模式”得到省级层面高度认可并在全省推广。聚焦“两难”“多跨”事件处置的“掌上指挥”应用组件,被列入省数字法治系统首批全省推广应用;机动车违停处置、欠薪处置等17个基层社会治理“一件事”应用场景,在全市美丽城镇推广应用,无人机综合飞一次助力美丽城镇智慧治理。三年来,新增枫桥式基层站所95个,新增智慧应用场景243个。
下一步,衢州市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加强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创联建”要求,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为衢州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衢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